运行丰富文化设施,秉持科学高效管理

学校的文化设施是其作为文化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大附中一贯在这方面孜孜以求,力图丰富学校精神以引领师生的文化生活。经过长期的、有序的建设,到目前为止,我校的文化设施已经具备的相当的规模,为各种活动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一、场所设施完善,管理良好
我校在 2006 年 9 月全体搬迁到新校舍后,教学场所和设施较之前更为完善。现有各类专用教室 23 个,同时拥有设施完善的 2000 平方米的图书馆。在体育设施方面,拥有 400 米 跑道的标准操场及体艺馆。2014年2015年学校对体育馆和图书馆以及校门智慧墙、喷水池进行了重大改建,使学校的研究型办学理念得到了体现,所有场所向全体学生开放,设备不仅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各专用教室和图书馆、体育场馆都有专人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各种设施完好,利用效率高,人均活动面积居同类学校的前列。
二、宣传载体丰富,运行有序
附中的宣传载体主要围绕着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而展开,通过建立校电视台、广播台、校报校刊等宣传媒介及工具,占领校园文化宣传的主阵地。
附中一贯重视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校报《华光报》一直在学校、社会上都具有较高的反响,教学楼里的宣传栏展示了我校历届校友和当下学生的风采。
特别是近些年来,为了突出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学校对于各类宣传载体的形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本着“统一管理,相对自主”的原则,在学生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起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宣传媒体。
由学生组成的校园电视台,是一支相对集中、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电视制作团队,他们统一制作学校的午会课,更好地满足了学生自己的需求,起到了培养、锻炼学生能力的作用。
2015年学校利用90周年校庆对校史长廊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扩建,把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成果、优秀校友、优秀教师等通过长廊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
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努力下,附中学生先后成立了小记者团、文学社等一系列宣传类社团,分别负责《华光报》的采访编辑、校刊的制作,为校刊校报注入了一份新鲜与活力;此外在校园官网的基础上,我们还开设了网上学生论坛和学校官方微博,创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网络管理高效专业,注重效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被逐步地用于校园宣传媒体的建设中。
附中长年来一直注重学校官网的宣传作用,积极维护、更新,使其成为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校园官网的基础上,我们紧跟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开设了网上学生论坛和学校微博,创造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做好对外网络工作的同时,我校建立了功能丰富的内部网络系统。目前,学校内部的会议通知、成绩录入、成绩查询、学籍管理以及教师之间的文件传递都使用这套系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无纸化办公。该系统有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每周的维护和更新。此系统上线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信息化水平提升了一个层次,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
在完善自身建设之余,我校还积极与兄弟省市的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结对、合作。根据2010年3月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精神和《江、浙、沪数字教育资源合作建设协议》的要求,我校在长三角千校网络结对中与浙江省舟山中学和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于2011年12月15日在靖江高级中学举行三校网络结对签约仪式,5年来三校之间本着“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教学、教研、学校管理等方面每年都进行交流展示。
我校的文化设施和相关管理正踏实地走在前进的道路上,相信随着资金的不断投入,管理的不断完善,其未来一定更加灿烂。

 

附件一: 体育教学制度.doc

附件二: 校史陈列室.doc

附件三:华东师大一附中图书馆借书规则.doc

附件四:计算机教室使用制度.doc

附件五: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doc

附件六:校电视台活动照片.doc

附件七: 校宣传工作方案--学生新闻中心.doc

附件八:2013- 2014年度校电视台计划.doc

附件九:华东师大一附中电视台规范.doc

附件十:网络安全管理制度.doc

附件十一:网络管理人员资格证明.jpg

附件十二:网络自评报告.doc

附件十三:校报介绍.doc

附件十四:校网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附件十五:校宣传工作方案__校园网.doc

附件十六:校园网站用户管理制度.doc

附件十七: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doc

附件十八:语言规范校荣誉牌.doc

 

 

  • 网站制作: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网络中心
  • 沪ICP备06004814号